威海骨科医院
威海肛肠病医院
全国服务热线:
0631-5322768
医院动态
痛风,痛起来真会“疯”!
谈到痛风,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有些人还深有体会,对于他们来说,痛风两个字,是痛不欲生的“痛”,是痛得发疯的“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成为我们身边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什么会出现痛风?
我们都知道,人体始终存在新陈代谢,食物中的营养被吸收,废物被排出体外。其中有一种物质叫嘌呤,它代谢后就会变成尿酸,若出现嘌呤代谢故障或尿酸排出障碍致血中尿酸升高,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其血液中的饱和溶解量时,多余的尿酸盐结晶便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少许结晶脱落便可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反复发作性炎症,这种临床上的炎症发作就叫痛风。
痛风的主要表现?
痛风夜间发病较多,首次发作足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 ( 50%~90% ),其次为足背、足跟、踝关节;发病关节局部发红、皮温升高、肿胀发亮、疼痛剧烈难忍,常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发作间期短者数周,长者5~10 年,半数于1年内复发,最终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破坏致畸致残。
应该如何预防痛风?
威海卫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付华军提醒大家:“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
痛风患者可以这样做:
(1)合理控制饮食,限酒禁烟。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2)摄入充足的水分,建议每日2000ml以上。
(3)规律作息,避免疲劳,防止突然受凉。
(4)适当增加体育运动。
(5)采取有效药物治疗。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痛风的误区:
误区一:“高尿酸血症=痛风?”
高尿酸并不等同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痛风正是由于血尿酸的过饱和导致尿酸钠晶体在关节等软组织沉积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最常见的是急性关节炎。从这个角度理解,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急性痛风,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甚至从未经历过急性痛风。
误区二:“痛风时血尿酸水平一定升高”
痛风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升高。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尿酸会沉积在关节处,作为急性期反应物而临时降低。
误区三:“治疗痛风只要止痛就可以”
对于大多数痛风患者,只在急性痛风发作的时候服用秋水仙碱或者止痛药,一般都可以在数日内缓解;而痛风急性发作时,即使不给予药物治疗,通常也可以在2周内自行缓解,正因为如此,大家容易掉以轻心,认为关节痛好了也就没事了。然而痛风除了对关节的损害之外,对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损害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因此痛风的治疗,最关键的是要降尿酸治疗,把尿酸控制在目标值以下,这样才能够使关节内的尿酸结晶溶解,并减少高尿酸血症带来的心血管和肾脏危害。
误区四:“只要吃着降尿酸的药,痛风就能治好”
目前降尿酸治疗用的最多的三个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有些痛风患者可能吃了两周、或者一个月的降尿酸药,复查发现尿酸已经降下来了,就把降尿酸药物给停了,认为尿酸已经降下来了就不用再吃了。其实如果在停药后再复查血尿酸,我们会发现尿酸很快又升高了,所以降尿酸治疗贵在坚持,只有长期使血尿酸达标,才能达到“治愈”痛风的目标。
误区五:“痛风不能吃豆类食品”
富含嘌呤的豆类食品虽然可导致血尿酸合成增加,但因0其含有促尿酸排泄的物质,且促尿酸排泄作用更明显,豆类食品的摄入总量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因此,豆类食品并非痛风患者的禁忌。有研究认为如果能采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对于血尿酸的控制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