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骨科医院
威海肛肠病医院
全国服务热线:
0631-5322768
医院动态
骨质疏松,补钙就可以了吗?
对于骨质疏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骨质疏松又被称为“寂静的杀手”,因为骨质流失通常是悄悄发生的,没有明显症状,骨骼质地在无声中变得稀疏、松散,进而会出现背部疼痛、驼背、变矮的症状。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个时候的骨骼,就像原本坚实的树木逐渐被虫蛀空了一样,一旦受到外力(如跌倒、撞击)触碰,就很容易发生骨折。
40多岁的张女士出现腰部疼痛不舒服,连续疼了好几天,实在受不了,才来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是骨质疏松,她很是惊讶,自己还这么年轻,怎么就骨质疏松了?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似乎又更钟情于女性。但实际上,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属,它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存在,很多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尤其是体型瘦小、不爱运动的年轻女性,更是高风险人群。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熬夜、抽烟、酗酒,日常缺乏运动,重口味饮食或者是过度节食、钙和维生素D缺乏(摄入少或光照少)等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有的人可能会说:“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可怕的,补补钙就行了!”其实并不全然。
目前,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并发症——“脆性骨折”可使患者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大众对骨质疏松的了解,几乎只停留在“补钙”,最多也就是“钙+D”的层面上,而现实却是大相径庭!我们通常讲“预防重于治疗、先于治疗”,而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可以倒推至30岁,甚至更早。因为人体骨量、骨密度的巅峰即在30岁左右,而社会现状是,40岁的人大多不会主动去预防。
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
接下来请花费1分钟完成下表中的测试。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就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风险,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诊断一般以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以及(或者)发生脆性骨折等为依据,发生脆性骨折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比较重要。目前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四肢DXA(pDXA)和定量CT(QCT)等。
骨质疏松能不能预防?
您戒烟了吗?限酒了吗?出去运动了吗?少吃垃圾食品了吗?经常熬夜吗?
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应该怎样做的答案,把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项目逆推搞定,便可达到预防的效果。这种治未病主要面对的是中青年人群,而对于广大的中老年朋友,则需要了解更多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从年轻时做起,多摄入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35岁前向“骨骼银行”存入的微量元素越多,未来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小,发生的年龄就越晚。
● 二级预防:绝经期后的女性,应每年体检评估骨密度,早期发现并尽早采取积极措施,减缓骨量丢失速度。
● 三级预防:已发生骨质疏松的人群,加强防摔、防碰的预防措施,面对骨折积极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一方面越早越好,越早越受益;另一方面如果年轻时没有骨骼健康管理意识,也不要破罐子破摔,永远都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每一个阶段的预防措施都是有意义的。
骨骼健康的管理
1.补钙
这里有很多误区需要纠正,普通人群不适合长期补钙,“腿抽筋”也不一定是缺钙,食补优于药补,在骨质疏松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
2.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D能够调节人体许多系统机能,包括肌肉、骨骼、内分泌、神经、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等,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晒太阳半小时(每平方厘米皮肤日晒十分钟即可产生1单位的维生素D),否则就要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
维生素K能够抑制破骨、促进成骨,在骨质疏松的治疗方面有着双向调控的作用。发酵的豆制品里面含量较高,目前常用的药物四烯甲萘醌即是维生素K。
维生素C能够减轻身体炎症,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骨骼的成分包括无机物钙磷等矿物质、有机物即胶原蛋白,钙磷和胶原蛋白的关系就像砖石和水泥一样,缺一不可,才能筑起坚固的城墙。维生素C的摄入以蔬菜为主,也可补充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补剂,水果因其含糖只能作为次而又其次的选择。
3.中医药调节
骨质疏松的本质就是人体老化,机能减退,在正常人群和骨质疏松病人之间还有一个群体——“骨量减少”人群,这就是亚健康的一种,而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可以量体裁衣,实现治疗方法的私人订制。目前科研数据支持的中成药有仙灵骨葆、金天格等。
4.骨质疏松特效药物的使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降钙素、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特立帕肽等,针对具体病情选用合适药品,即能取得较好疗效。例如降钙素在骨骼疼痛方面优势较高,唑来膦酸每年只需静点一次,地舒单抗半年皮下注射一次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特立帕肽在促进成骨方面效果显著。
供稿:骨创外科 尉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