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骨科医院
威海肛肠病医院
全国服务热线:
0631-5322768
医院动态
有医说医|鼻炎反复用药总不好?警惕药物性鼻炎!
鼻炎是日常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鼻炎患者鼻痒、鼻塞难受又睡不好,苦不堪言。有些患者只是凭自己的经验用药,觉得自己去药店买药就能解决,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药物性鼻炎。
近日,70多岁的丛大爷拿着在自行购买的鼻喷雾剂到威海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求助。大爷表示自己平时患有鼻炎,持续鼻阻流涕2年了,听从邻居的建议,自行到药店购买了鼻喷类药物使用,开始效果还可以,鼻塞症状有所改善,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药效越来越差,且鼻阻、鼻腔干燥症状明显,睡觉时憋气,大爷表示很疑惑,为什么一直坚持用药,但是却越来越不好用了?
接诊医生在详细检查后发现,丛大爷这是患上了药物性鼻炎,必须停用原用药物后进一步治疗,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什么是药物性鼻炎?
全身或局部使用药物引起鼻粘膜持续性炎症,称为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滥用局部减充血剂(血管收缩剂),即通过让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缩来缓解鼻塞症状。
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常见原因:
1:全身用药引起鼻塞的药物:利血平、甲基多巴胺等、新斯的明、硫酸甲基噻嗪等。
2:局部用药:主要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血管收缩剂):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奈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成分的滴鼻液或喷剂。
使用减充血剂后,鼻腔血管粘膜会有哪些改变?
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产生明显的血管继发性扩张,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也就更差,时间一长,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就逐步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和对药物的依赖性。
研究表明,长期不适当使用血管收缩剂,还会引起鼻粘膜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并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长久下去,还可能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
如果您长期使用收缩鼻腔黏膜的药物,而且嗅觉也越来越差,或者鼻涕越来越多而且变成脓鼻涕,时常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那么,很有可能药物性鼻炎已经找上您了!
如何预防药物性鼻炎?
1.不要滥用血管收缩剂
鼻子不通气,先得查找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因为像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堵塞、增殖体肥大,以及有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和全身用药(如利血平、奋乃静、心得安)引起的鼻塞,不是靠滴鼻药所能解决的。
2.避免长期、过量用药
知道连续滴药,积少成多,通过鼻粘膜吸收,不仅对局部有害,还会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全身不良反应,对老年、小孩用的滴鼻剂浓度宜淡,间隔时间需 4-6小时,每次滴药一侧不超过3滴,新生儿鼻塞,则禁用滴鼻剂,即使成年人连续用药也不宜超过7天。
小骨温馨提示:
因此,我们要了解鼻炎的原因和正确的治疗方法,配合医生,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鼻炎是可以达到良好控制的。不要误以为无法根治而放弃治疗,那样只会让病情加重,更加影响日常生活。
(耳鼻喉科 王恩鹏 )